高校“替课”,学分得了,诚信丢了 |
|
|
|
“全天候替课,能够对付各种刁钻老师,一节课20多元,质量保证不议价。”在全国各大高校,学生课堂出勤率往往与成绩息息相关。近日,中国青年报·中青在线记者调查发现,高校有偿替课现象悄然成风。(11月13日中国新闻网) 众所周知,只要是学生,其主要任务就是学习,而上课就是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方式,然而在大学,经过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残酷之后,大学生们对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却并没有珍惜,反而连自己的本职都丢了,未免让人遗憾。 现实中常有替别人办事的,最终也能达到需要的结果,然而替课却绝对不可能,课是别人上了,知识自然是别人得了,自己除了保证了出勤率,保住了学分,上课的真正目的半点都没达到。对学生来说,这种损失是最为严重的。或许有些学生会辩解有些课程太无聊,但是既然高校设置了这些课程,自然不是为了浪费学生们的宝贵时间,如果说自己觉得课程学了无所得,该检讨的应该是自己的学习水平而非课程本身。 “替课”还不仅仅是造成个人知识获得方面的损失,更是对个人诚信价值观的严重伤害。当大学生“替课”成风,而众人司空见惯不以为意的时候,校园的诚信已经滑坡,这种校园诚信滑坡的影响绝不仅仅限于校园内部。这并不是危言耸听,校园诚信看似是小事,确实是社会诚信的基础,社会诚信泽是校园诚信的延伸。一个在自己学生时代本职工作上不诚信的人,我们很难相信会其走入社会后会丝毫不受影响,因为在象牙塔里形成的价值观与步入社会后的价值观念是延续的,不可能完全断裂开来。在学生时代会因为不喜欢某课程而投机取巧,在工作中遇到不感兴趣的工作任务就也有可能会“剑走偏锋”。 大学生们应该扪心自问一下,自己进入学校的初心是什么,自己是否对得起所交的学费和所付出的努力。当然,学校也该反思,在诚信教育方面是否太过缺失,在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上是否还应该更加科学化。总之,学校与学生双方都应该各自提升自己,别再让大学课堂成了诚信重灾区。 |